【教想樂#1】一定要集點換禮物,孩子才想來上課嗎?

之所以寫這篇文章
是因為空間上重新布置及整理
在整理過程中
發現禮物及獎品還是很多
故決定要來出清
至於為甚麼這麼多
要從多年前悅悅老師剛開始教學說起……

 


剛開始教學的時候
我記得最初是買了很多泡泡貼紙
之後開始是筆、尺等文具
到其他各式各樣的禮物。
那時候是想要給學生一點獎勵
當然同時也是希望對孩子有一點吸引力且成為動力
所以有「集點換禮物」的機制

 

團體班根據通過的樂曲蓋章
至期末時換禮物
個別課是每周練習天數+上課表現+樂曲通過
集到50點或100點可以換
根據每位學生程度及能力作調整。

 

持續大概兩三年
我漸漸發現個別課的學生不是那麼在意「集點」這件事情
似乎來上課變成了一種習慣
而且學生更多在乎的是「因為老師是我」所以喜歡來上課
喜歡和我分享事情,以及來上課都很開心』變得比集點更重要
談論更多的是這些及上課內容
而不是蓋章集點換禮物。

 

我開始深思
是否集點換禮物是有必要的?學生都不在意集點換禮物
老師是否有必要一直做提醒?

 

於是我做了改變
不在意集點的孩子就順勢取消
團班課在新學期或是新地方教學的時候就不再使用集點
當然還是有學生無法適應

 

我有一位6歲個別課的孩子,知道之後就很失望,但我跟他溝通了一下:
我:「我希望你沒有禮物也可以彈得很好。」
學生:「我知道,但我還是想要有禮物。」
我:「我知道你可以做到,但你還是想要有禮物再陪你一下是嗎?
學生:「對阿,我希望可以再陪我一下。」
我:「這樣子啊!那我們就讓禮物再陪你一下,但我希望你之後沒有禮物還是可以很棒!」
學生:「我知道的。」
當孩子希望還有禮物時
不需要急著取消掉
經過溝通
其實可以知道孩子能夠理解
只是需要一點時間

 

而且很開心的是
這位孩子在約不到半年後
已經不需要禮物也可以很棒了
我覺得重點是孩子有接收到我們想要傳遞的想法
希望你沒有禮物還是可以很棒』而不是「集點換禮物被老師取消掉了

 

雖然從結果上來說是一樣的
但是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態
「說明自己的想法,同時理解學生的心情」
這兩件事情一樣重要。

 

我慢慢認為及發現
用獎品吸引學生練琴或來上課
是一件會讓老師教學很辛苦的事
如果學生只是為了獎品
那老師需要花很多心思及費用在這個上面
需要購買足夠有吸引力的獎品來吸引學生
我覺得這樣會本末倒置

 

無論是學生來學音樂
或是老師教授音樂
初衷應該是希望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喜歡
而不是使練琴成為是一種換獎品的途徑
而且有的時候還會讓家長認為
收取的學費都包含這些禮物
所以拿取老師的禮物是「應該」
要有不錯的禮物也是「應該」

 

發自內心喜歡音樂=練琴=喜歡來上課=喜歡老師
想要禮物=練琴=喜歡上課
當然,我改變及說的這些
並不是要否定所有有集點換禮物機制的老師
我認為可以集點換禮物
但是老師的溝通很重要
至於如何溝通
我將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會寫到